筑医台科技有限公司

搜索
CHCC2025
筑医台资讯微信公众号
筑医台
微信扫一扫,获取更多资讯

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

三级 综合医院

厚德载医 博学济世

5601 收藏

医院简介 Hospital profile

历史沿革
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39年,历经“安徽省芜湖病院” 、“芜湖市市立医院” 、“芜湖市人民医院” 、1953年改名为“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”, 文革期间医院奉令撤销下放, 1973年市革委会同意恢复医院,是芜湖市第一家公立医院。八十余载风雨变迁,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、预防、保健、康复、教学、科研和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。

科室设置
医院现设有36个临床科室、16个医技科室、28个护理单元、9个培训教室。医院占地231.6亩,总建筑面积17.7万平方米,床位1500张。

特色专科
医院新生儿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;儿科为安徽省医疗卫生重点专科建设项目;儿童医学中心、消化内科、检验科、关节外科为芜湖市重点专科;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为芜湖市重点培育专科; 妇科、胃肠外科、急诊医学科、健康管理中心、神经内科、胸痛中心为芜湖市重点培育专科(扶持)。成为“芜湖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”和“芜湖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”,“卒中中心”已通过省级验证,“创伤中心”和“胸痛中心” 建设已初具规模。

人员编制
医院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近1200人,正、副主任医师、正、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以及硕士、博士300余人。 

学科建设
一院是中国医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病技术(培训)中心、芜湖市儿童医学中心、芜湖市健康体检质控中心、安徽理工大学附属芜湖医院和临床医学院、皖南医学院临床学院,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、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、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合作医院,浙江大学医学部合作培训基地、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儿童医院协作医院、安徽省儿童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。
医院牵头成立芜湖市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,与上海十院深度合作,联合医院相关学科建立“消化疾病诊治中心”,打造上海名医工作室;与安徽省儿童医院签署“医联体”合作协议,建立名医工作室。      
医院牵头组建“鸠江区、经开区城市医疗联合体”。 

 教学科研
医院近年来共接收皖南医学院临床学院学生及外院进修医师800余人,现为“安徽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”、“安徽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”。
 
设备配备
拥有百万元价值以上医疗设备53台/套,主要为128排256层螺旋CT系统、 64排CT系统、3.0T与1.5T磁共振、 DSA、DR、超声内镜系统、临床试验室特殊化流水线系统等先进诊疗设备。

医德医风
医院不断强化“无红包医院”建设、提高患者就医感受,连续多年在省卫健委组织的全省三级医院满意度调查中名列前茅,在全市万人千企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获得好评。

建设历程 Construction process

一期项目(医疗综合楼、培训楼、后勤楼等)进展时间节点



二期项目(儿童医疗大楼)进展时间节点

建筑设计 Architectural design

规划设计: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(新区)位于芜湖市鸠江区赤铸山东路1号,新区医院占地231.6亩( 15.4393万m2),呈三角形地块;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8万m2 、设计3000床位
经济技术指标:建筑密度25.8%、建筑容积率1.36、建筑高度49.6米(按航空限高要求,建筑最高点49.7米)、绿地率47.2%
参与人员:基建副院长彭东风、 基建科长李玲

一期医疗综合楼等工程
项目基本数据
建设内容:医疗综合楼,主要包含门诊楼、医技楼、住院楼、行政,配套培训楼、后勤楼等;设计床位875张
总投资:6.63亿元
建筑体量:总建筑面积12.9万㎡ ,建筑占地面积39900万㎡。主楼住院部为地上10层,门诊楼为地上3层、医技楼为地上4层;地下-1层,贯通式地下层总建筑面积32207 ㎡

二期儿童医疗大楼工程(单体)
项目基本数据
建设内容:主要是住院楼、康复大厅、核医学科、直线加速器、ECT、PET-CT、高压氧舱、PICU、NICU、新生儿病房和标准病房,设计床位数396张
总投资:2亿元
建筑体量:工程总建筑面积2.7万㎡ ,地上10层;地下-1层,4389㎡ ;建筑高度:41.9米,建筑基底面积3425㎡

划拨的基地位于芜湖市城东的政务新区,北邻主路赤铸山东路,西南面紧邻芜宣高速公路的一块三角形地块,因地块的特殊性,南面和西面无法设立出入口,带给设计师极大的挑战。
北面主干道,沿赤铸山东路分别设立人流、车流的主、次两个出入口。
东面沿安康路次要道路,分别设立物流洁污出入口。


门诊:门诊区设置内科、外科、骨科、康复科、中医科、妇科、儿科等16个诊区。
急诊急救:急诊区设置内科、外科、儿科等10余个诊室。积极建设卒中、创伤、胸痛等五大中心。


医技: 把医技区设置在门诊、急诊及住院区的中心位置,缩短与其的横向距离, 有利于快捷到达。
主要有内镜中心、超声科、放射科、检验科、输血科、病理科、产房、血透、26间手术室、DSA、消毒供应室、康复大厅、高压氧舱等。

一期住院部:为了节省公共区域交通面积,住院楼为Z形布置,地上10层,地下1层,一个楼层两个标准护理单元,中间连接部分为电梯、楼梯交通区域和医生办公室、示教室、值班室等工作人员区。
二期住院部:裙楼+主楼形式、为一字型单排楼宇,地上10层,地下1层,除第2层为两个标准护理,其余均设一个标准护理单元。

与周边环境、景观和谐,体现地域特色 新院区的整个地块是三角形地块,西南面紧邻高速公路的局限,故南面和西面无法设立出入口,考虑隔音,设置了80米的绿化隔离带。

与周边环境、景观和谐,体现地域特色

入院交通——驾车
医院日均门诊量约2400人次,位于城东新区,距离市中心约7~8km,大部分私家车与出租车来院,医院北面为赤铸山东路主路,宽80米
主要从市区方向自西向东驾车,其中赤铸山东路完成快速化改造,全长7KM无红绿灯,由一座高架和四个下穿隧道,直接右转进入门急诊;徽州路即将快速化改造,让就诊非常便捷。
少量自东向西的车流,经赤铸山东路与徽州路交叉口掉头后右转从主入口进入门急诊,亦很便捷。

入院交通——公共交通工具
通过公共交通来医院人员,主要由六条公交车与一条轻轨2#线到达,其中公交车站牌设在主入口西侧20米,轻轨站点设在主入口东侧400米。

入院交通——四个出入口
整个院区受地块位置影响,设四个出入口,只能在北面(赤铸山东路)与东面(安康路),各设两个出入口,分别是:
1、北面主干道)的主出入口
2、北面住院出入口
3、东面次路的:住院生活区入口
4、东面后勤污物出口。

一、二期工程 在医院建筑内外环境设施上努力为病人创造优美舒适的就医环境,同时又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方便的工作环境。门急诊、医技、住院均采用双通道设计(病人通道与医护通道),让医护患分别有各自的出入口、通道,减少交叉,降低院感风险。

门诊采取二次候诊,较大的候诊空间和医疗街,为病人提供宽敞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视觉环境。平面设计实用创新,充分考虑洁污分区,医患分流。

一、二期工程任取三个医技科室,均采用双通道设计(病人通道与医护通道),让医护工作人员与病患家属分别有各自的出入口、通道,减少交叉,降低院感风险。

标准层为两个护理单元,每个病区均采用双通道设计(病人通道与医护通道),让医护工作人员与病患家属分别有各自的通道,减少交叉,降低院感风险。

二期住院楼 标准层为一个护理单元,病区均采用双通道设计,,让医护工作人员与病患家属分别有各自的通道,减少交叉,降低院感风险

外玻璃窗均选用断热铝合金框低辐射中空玻璃窗(6+12A+6遮阳型),铝合金壁厚1.4mm以上,门窗抗风压性能分级为3级,气密性为4级,水密性为3级,保温性能分级为6级,可见光透射比0.40,隔声性能分级为3级。

诊疗区、候诊区、报告厅等人群聚集或等待时间较长的公共区域,宜相对独立或自成一区,并采取吸音降噪措施

病房设计图


受整个院区地块坐南朝北限制,门急诊、儿科门诊、体检中心、住院部入口大多朝北,冬季寒冷、夏季暑热,风雨季不便,在入口处均增设门斗,亦可节能降耗。

针对健康人群的体检,单独设置了出入口,减少交叉感染。
设立了普通体检和贵宾体检两个区域,考虑到医疗设备、医护人员的综合利用,巧妙地采用前后两道门设计,满足差异化的服务需求。

内外实景 Real photos










建设心得 Management assessment

信息纠错